2024年7月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《个人贷款管理办法》正式实施,其中明确规定:
≤20万元的贷款业务可通过远程数字化渠道签约(不含个人住房贷款);
>20万元的贷款需线下面对面签约,并全程录音录像(“双录”)。
这一政策旨在加强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和规范性,但传统双录流程存在效率低、体验差、合规成本高等问题:
单笔业务耗时近1小时,一次性通过率不足50%,导致10%以上的客户流失。人工质检滞后,易出现话术遗漏、身份核验不严等问题,增加合规风险。

AI如何优化双录流程?
网易云信的智能双录解决方案通过AI+音视频技术,实现全流程提效:
1.AI身份核验
实时人脸比对、活体检测、同屏检测,确保客户身份真实,降低欺诈风险。
OCR识别身份证、合同关键字段,减少人工录入错误。
2.智能语音交互
ASR(语音识别)+TTS(语音合成)自动播报风险提示,标准化话术,避免错读漏读。
支持打断响应(低至340ms),接近真人对话体验。
3.动作与签署合规监测
识别客户翻阅合同、签字等动作,确保业务知晓后再签署。
电子签名笔迹比对,防止代签或冒签。
4.实时AI质检
边录边审,自动检测话术合规性、情绪异常等,不合格片段即时提示补录。
事后离线质检结合人工复核,提升质检覆盖率至95%以上。
5.多场景适配
远程双录:支持APP、小程序、H5入口,无需线下网点。
临柜双录:网点智能终端自动录制,减少人工干预。
移动展业:客户经理上门服务时,通过平板完成双录。

落地效果
某股份制银行采用该方案后,双录时间缩短50%,一次性通过率提升至80%。支持私有化部署,符合金融级数据安全要求,已服务多家城商行、农商行。

未来趋势
随着AI技术的深化,双录将向全自动化、多模态交互演进,例如:虚拟数字人引导客户完成自助双录;情绪识别技术优化服务体验,减少纠纷。
AI驱动的智能双录不仅解决了合规与效率的矛盾,更成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抓手。未来,随着政策持续完善与技术迭代,“AI+双录”模式有望在保险、证券等更多金融场景落地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点击此处,了解更多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