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一期内容《“双录”新政实施首月,安全、成本、效率如何一举兼顾?》中,我们提到:“双录”新政已在 7 月正式实施,政策要求不超过 20 万元额度的贷款业务,可以通过远程的数字化途径完成签约;超过 20 万元的贷款业务,借款人必须亲自前往银行进行面对面签约,整个签约过程必须全程录音录像。
实施双录既可以保障客户权益,在办理贷款时充分了解贷款信息,又能规范银行人员工作,防止出现信息误导、虚假宣传等不良行为。在遇到实际纠纷时,双录还可以提供完整清晰的过程录像作为裁决依据,帮助明确问题和责任,综合保障贷款申请过程的透明与规范。
但不可忽视的是,双录过程过于冗长,会给客户带来糟糕体验,若是再因为一些操作问题进行反复重录、补录,则会进一步引起客户抵触。
数据显示,传统双录单笔业务的平均时长接近 1 小时,一次性通过率不足 50%,这就导致了超过 10% 的业务流失于双录环节。
如何在合规前提下,快速有效解决类似问题?或许 AI 能有答案。近期,网易云信融入“AI 基因”的智能双录解决方案上线了,集合了语音识别、人脸识别、在框检测、活体检测、同屏检测等多项 AI 技术,解决传统双录繁琐耗时、质检滞后等问题,改善客户体验。
01|AI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角色
在所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,AI 技术成为绕不开的关键角色。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(MGI)研究数据显示,AI 技术在全球各行业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 2.6 万亿至 4.4 万亿美元,而在金融行业,AI 的价值可能会超过其他任何行业。
以银行业为例,在当前营收增速放缓的背景下,积极拥抱 AI 就是一场“刀刃向内”的自我革新,即:向 AI 要效率,向 AI 求发展。
在银行业双录场景中,通常会经过以下流程:
● 录前准备:在双录前将相关事项和要求告知客户,客户知晓并同意。
● 身份确认:包含客户和业务人员,对双方身份信息以及身份证件展示确认。
● 产品介绍:业务人员将产品文件展示和介绍,告知客户相关风险,客户完成阅读及内容知晓。
● 合同签署:业务人员出示产品合同,文件内关键信息填写和再次确认,客户进行合同签署。
● 质检环节:对双录全过程出具质检结论和报告,分析双录过程是否符合要求。
02|AI能力加持,双录全程提效
在多项 AI 能力加持下,整个双录业务流程和时间能缩短一半以上,审核环节更加智能化,为客户带来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,促进业务健康发展。
1
AI 身份核验
降低欺诈风险
通过人脸识别、人脸比对、活体验证、人脸遮挡识别、进出框检测等完成身份认证,以及身份证件识别、关键字段识别等证件验证,录制全程实时监控,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真实,降低业务风险。
2
AI 语音交互
确保信息准确
通过 AI 语音识别与交互来辅助录制,例如:双录前的客户知情确认、签约前意向确认等等,标准化业务办理全流程话术,简化双录流程。
3
AI 动作核查
业务知晓再签署
在业务办理过程中,对业务人员做出的文件出示动作,客户的文件翻阅动作、合同签署动作、点头/摇头动作等进行进行识别,确保客户对业务内容充分知晓才签署合同。
4
电子签名识别,真实意愿复核
对客户手写笔迹进行识别,确保签约人与证件信息严格对应,并对签约真实意愿进行人工复核。
5
AI 智能质检,提升审核效率
对双录全过程完成 AI 智能质检,质检结果实时显示,及时发现不合规环节并在系统后台报警,人工复检只需关注报警提醒项,大大提升业务审核效率。
除了银行业双录外,网易云信的智能双录系统还能应用到诸多音频视频需求的场景中,例如,视频客服过程中的服务质量检测和提升、保险办理业务中的违规行为监控等。
目前云信的智能视频双录方案已在全国多家股份制银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等机构完成落地,并得到广泛认可。